
西北边疆治理文献与研究肃州区学术研讨会召开11月8日下午,西北边疆治理文献与研究肃州区学术研讨会在酒泉市肃州区隆重举行。
来自青海师范大学的副院长、博导杨荣春带领团队通过主旨演讲、专题研讨、实地调研等形式,深挖西北边疆治理历史文献价值和五凉政权的相关问题,总结肃州区文物实践相关经验,为新时代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推动肃州文博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在学术研讨环节,杨院长以“《李伯钦墓志》与西凉政权相关问题”为主题,从李伯钦家世与陇西李氏、墓志所见西凉大族政治联姻、墓志所见西凉职官和封爵以及后西凉政权与西域政局四个方面进行讲述,以单一方墓志为突破口,对推进西凉史的研究有积极意义;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军刚则从五凉史的墓志概观、十六国五凉政权概述等方面论述了出土墓志与五凉史的相关研究,不仅深化了对五凉政权历史地位的认知,更确立了出土文献在十六国史研究中的核心价值。研讨会结束后,青海师范大学专家学者们走进肃州区博物馆文物展厅,重点观摩馆藏文物“李超夫人尹氏墓表”和“李礼墓志”,就这两件文物所具有的形制特征、史料价值、书法艺术展开深度研讨,对文献精度与艺术高度的珍贵碑刻给予高度评价。
11月9日,专家学者们在肃州区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丁家闸5号墓、西凉王陵和西沟唐墓进行实地参观。此次实地调研为梳理魏晋时期河西社会结构、丧葬制度及文化传播提供了鲜活实物佐证,后续将推动形成多学科研究成果,让戈壁深处的古冢文明被更多人知晓,同时也为之后的文物研究、墓葬保护及学术成果转化提供方向。
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旨在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主题,共同探讨馆校合作的新路径、新模式。肃州区博物馆期待借助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为我馆的学术研究、展览策划、文物保护、社会教育等各项工作注入新的智慧与活力。
同时,我馆也将竭诚提供丰富的文物资源与实践平台,全力支持学院的历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我们坚信,通过深度的交流与碰撞,一定能够开启互利共赢、成果丰硕的合作新篇。学术研究永无止境,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我们衷心希望,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肃州区博物馆与青海师范大学以及各位学界同仁能够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未来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甘肃省酒泉市62090202000218号